“河南这十年”之洛阳: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二创新成为重振辉煌的“核心密码”
人民网郑州9月30日电(王佩)9月29日下午,“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洛阳专场在郑州举行。这十年洛阳市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二位,创新成为洛阳重振辉煌的“核心密码”。
“这块儿玻璃过去100多元/平米,现在已经降到了20元/平米,我们的这款玻璃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65%,完全实现了国内产品的进口替代。”发布会上,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介绍道。
创新居全省“十大战略”之首,也是洛阳重振辉煌的“核心密码”。这十年洛阳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领跑全省。着力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落实“一号工程”、集聚“头部资源”,把政府“普惠+激励”与企业“高薪+股权”结合起来,引育并重、以用为本,建立“1+22”人才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一大批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成投用,全市创新平台达到2696个,有101个进入“国家队”、占全省1/3。
努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8.6%、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积极推动高成长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三个倍增”,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9倍、达到1050家,上市企业增至15家。
大力转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以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引领,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贯通的协同创新链条,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28倍、发明专利增长5.6倍,一大批标志性“洛阳创造”闪耀“大国重器”。比如,“神舟”“嫦娥”“问天”等航空航天工程90%的轴承由洛阳轴研所研制;中航光电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光电连接器助力“复兴号”首发,让中国高铁告别了“洋基因”,带动企业营收10年增长10倍,成为超百亿级龙头企业。
这十年,洛阳市坚持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工作举措,把创新落到产业上、产业落到风口上,加快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
重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再造,围绕农机装备、玻璃、轴承等,瞄准“四化”方向,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的“三大改造”全覆盖,一大批传统企业“老树发新枝”。比如,洛玻集团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建材玻璃向光伏玻璃、电子玻璃、新型显示玻璃的迭代升级,助推中国玻璃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我手里这款超薄电子玻璃,厚度只有0.12毫米,比头发丝还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带动同类产品从进口每平方米100元下降到20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重塑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换道领跑,精准开展链式招商,深化与宁德时代、中石化、凯盛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双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超千亿级电子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百亿级电子显示材料集群正待崛起。
重构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抢占先机,积极在氢能、生物疫苗等前沿领域破冰布局,国家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研发国内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普莱柯开工建设中部规模蕞大的生物P3实验室。今年,我们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谋划了氢能储能等1000多个、总投资4500亿元的项目,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洛阳这座老工业基地正迎风而上、焕发新生,加快迈向万亿级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极不平凡的十年,洛阳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答卷。
战略位势不断增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联动发展,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一大批试点落地开花,为长远发展蓄势赋能。
经济总量跨越台阶,生产总值从2899.3亿元增长到5447.1亿元,连续跨过3个千亿台阶,稳居全省第二位,在全国城市排名从第51位攀升到第45位。
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5.3亿元增长到397.9亿元,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5%,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增加到16家。
产业结构重塑调整,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4.5个百分点、达到43.9%,新能源电池等风口产业全面起势,“洛阳制造”加速向“洛阳创造”转型。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由伊洛河时代进入黄河时代,城区面积从803平方公里增至222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8.27个百分点、达65.88%,高于全省9.38个百分点,生态宜居品质全面提升,摘得全国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水生态文明示范市等一系列绿色名片。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从1.46万元增长到3.02万元,民生支出累计超过4000亿元,用“真金白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实干中长才干 在服务中促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干部能力作风则是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河南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眼锻造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
河南省虞城县五金工量具产业远近闻名:年产钢卷尺15亿只,年产五金工量具1.5亿只,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产品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工艺环节——电镀。…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东岳老杨脱贫记
洛阳高新区、东旭集团洛阳氢能汽车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洛阳高新区(自贸区洛阳片区、综保区)内设机构正式挂牌
洛阳涧西区:持续叫响“首创之区”
重振洛阳辉煌!市委书记江凌携新一届常委班子与媒体见面
洛阳出台博士后专项支持政策 打造高层次创新性人才队伍
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食品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特色找准定位 洛阳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局良好
有创意,你就来!“我家住在黄河边”短视…
新郑市与郑州联通启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
朱是西: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阳将在6…
四部门联合通知:扩大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
河南林州:“菊花之乡”唱响丰收歌
渔获满仓丰收忙 丹江湖畔“号子”响
第五届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开幕
妙龄“女友”竟是六旬老汉,南阳市宛城警…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