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园”模式为伊川开发区产业聚变添动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遥 曹润泽 通讯员 葛高远 曾仁伟
中航光电、永赢公司、航卓公司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中原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年产3500套螺杆钻具项目开工建设,10个项目拟签订入园协议,近20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今年以来,伊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全面发力,而在“区中园”招商方面交出的“成绩单”,更是格外可圈可点。伊川开发区首次“区中园”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10个,签约金额6.36亿元。
引入“大块头”企业负责市场化招商运营
目前,开发区范围内的九家“区中园”,皆由实力雄厚的“大块头”企业负责整体开发建设及市场化招商运营。这九家‘区中园’都是此前通过招商方式引进的,分别是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运营的利尔无机非金属产业园,洛阳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管理运营的中原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联合建设管理运营的先进制造产业园、中钢洛耐建设管理运营的中钢洛耐先进耐火材料产业园等。以“大块头”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招商体系,不断放大园区的政策优势与全链条产业聚集的资源优势,成为助推园区“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增强了园区原有的配套服务能力和工程建设力量,提升了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和项目建设效率。
尽管有实力企业负责运营,但如果企业想入驻这几家“区中园”,仍旧得经过开发区管委会的严格筛查把关。在开发区制定的“区中园管理办法”中,对于园区的招商、运营、管理等都有具体细则。对于申报入驻的企业,管委会将针对产业定位进行数据分析、线上考察及实地考察,根据初步审核情况与产业园运营商进行探讨,筛选出符合产业园发展定位的企业,之后才能进入项目考察程序。对考察合格的企业着手进行协议签订,在开发区管委会、“区中园”运营商以及入驻企业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后,企业才可正式入园运营。
政府与“区中园”运营商“抱团”招大引强
激活“区中园”的一池春水,引来高质量产业项目是关键。因此,根据各“区中园”的产业定位,开发区管委会与“区中园”运营商“抱团”展开了招商。
想要牵住招商的“牛鼻子”,抓住产业这个根本才能事半功倍。开发区管委会从园区现有产业出发,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光电信息等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尤其以铝深加工、耐火耐磨等项目为重点,不断吸引上下游产品关联企业,延伸扩展产业链条,达到以点带面的产业集聚效应。
除了产业项目本身的上下游集聚,借力专业化招商团队,吸引龙头型、引领性项目的关注也至关重要。
在以商招商方面,伊川开发区充分发挥园区现有企业的带动作用,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从舆论导向和政策引领上引导企业联大靠强、整合资源、抱团发展,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同时利用外出招商机会走访看望伊川籍外出创业能人,向他们宣传家乡、推介家乡,充分利用外出人员回乡机会,组织召开茶话会、座谈会,带领他们实地参观考察园区建设发展情况,鼓励外出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带项目回家乡发展,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的局面。
针对各个“区中园”,伊川开发区制作了企业服务手册和宣传画册,对于产业定位、优惠政策、要素保障等,向客商和伊川籍在外商会、协会、各行业展会、博览会进行宣传推介。
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真心实意解难题
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是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效率就是效益,作风就是战斗力、形象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在开发区各个“区中园”的招商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招商引资中,伊川开发区注重细节招商,在沟通交流、招商接待等过程中,始终把客商需求放在首位,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敢于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客商充分感受“投资伊川,快乐体验”。
在项目落地后,伊川开发区又主动为企业联系政策兑现事宜,推行“一站式”服务,在规定时限内为项目办理工商登记、立项、规划、土地、环保、税务登记等手续;对于重点招商项目更是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积极提供各类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首批入驻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的河南瀚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设备安装到产品出炉用时不到一个月,跑出了伊川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
想要招大引强,一流的人才队伍不可或缺。伊川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定期进行招商培训,培养各类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引资人才,在对接各类产业项目时,让招商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成为赢得企业家青睐的有力砝码。
9月26日,中原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园仪式上8家企业与园区签约,签约金额达11.3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