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采】“拼命三郎”吴涛:产业援疆“创一流”
吴涛来自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商务局。2020年春,作为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他来到天山脚下的哈密,担任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来到哈密高新区后,吴涛分管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工作,他勤奋有为、不辱使命,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南力量”。
在疆期间,吴涛积极发挥援疆干部的桥梁作用,先后赴13个省区30座城市招商,落地入园项目62个,竣工项目10个,项目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特别是盛典科技、中达生物等5个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洛阳航瑞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计划今年试生产。
提起园区的项目建设,吴涛如数家珍:目前,园区“十三五”援疆项目均已竣工投用,北部标准化厂房二期和南部标准化厂房一期7栋已全部完成招商,入驻企业7家,带动就业120余人。援疆企业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累计消纳当地大枣、哈密瓜6120吨。
“十四五”援疆项目全部开工,其中新近交工的北部标准化厂房三期,拟入驻企业8家,可实现就业420余人;四期标准化厂房完成招标并已开工建设;哈密高新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预计9月完工,可为河南援疆产业园提供近500人的住宿、办公场地。
吴涛在援疆项目调研查看综合体的建设进度。
为打好园区高质量发展基础,吴涛积极参与起草编制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年12月,为便于园区已落地项目环评等手续办理,他与两名同事在专家指导下自行编制完成《哈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并于2022年2月取得自治区工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批复。“目前,哈密高新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吴涛说。
吴涛注重发挥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和博士后工作,新引进博士1名,开展《新能源可移动冷舱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等课题研究,为园区科技创新铺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指导园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由2019年的6家增加至目前的16家,累计兑现奖励1058万元;鼓励园区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已累计申报项目43个,涉及资金335万元,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升级。
吴涛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调研。
吴涛还经常深入园区企业生产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做好企业服务和项目保障工作,并按照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伊州区指挥部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对标对表协调、督促园区的援疆项目建设,努力发挥产业援疆的蕞大效益。吴涛来到以后,园区经济总产值由2019年的112.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2.09亿元,年均增长15.4%。高新区在哈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主阵地、主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时间匆匆而过,三年援疆任务转眼就要结束了,回想起临行前组织的重托、家人的不舍,吴涛感慨道:“本来以为三年时间很长,没想到过得这么快,剩下的时间我会更加努力,希望给援疆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