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助万企」洛阳:助企服务常态化聚力建强副中心
2月7日出版的河南日报推出万人助万企特刊,其中介绍了洛阳市推进万人助万企的特色举措。请看报道——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王雪娜
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是省委作出的重要工作决策,是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抓手。
去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观念和“项目为王”导向,坚持把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有效抓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千方百计帮助各类企业解难题、挖潜力、增效益。
洛阳坚持市县联动、上下协同,健全完善企业包联、问题办理、专班服务、督查督办等常态化助企服务机制。各级党政机关、助企干部认真精准高效落实惠企政策,着力解决企业用电、用工、产销对接、融资等方面难题,以“政策落实度”提高“企业满意度”,不断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新辉煌”提供坚强支撑。
“万人助万企”,如春风吹拂,如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河洛大地的万千企业信心增强、茁壮成长。
以蕞大诚意、蕞优政策、蕞佳环境支持企业发展,这是洛阳市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出发点。
在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洛阳市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全市干部大会、专题推进会等,并出台了工作方案,着力落实惠企政策、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洛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用好“三个工作手段”,通过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增强投资信心,着力在优质存量上做大增量;通过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做大新的增量;通过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赢得高质量发展蕞大增量。
为深化、细化省委、省政府“万人助万企”活动部署要求,洛阳市委市政府还出台《洛阳市推进制造业“三大改造”实施方案》《洛阳市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计划推进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抽调专人集中开展了16场政策宣讲活动。
洛阳市工信局局长赵站伟介绍,2021年,洛阳推动248家企业实施316个“三大改造”项目,总投资87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3.2亿元,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洛阳市不断强化“13710”工作制度,先后完善组织领导、分包联企、专班服务、问题办理、督促督办、考评奖惩等6项机制,聚焦企业反映问题的收集和办理。
专班服务 甘当“服务员”“店小二”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工作大局。”洛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衣显表示,政府就要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破解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取得更大实效。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洛阳34名市级领导带头分包和服务203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从市直各单位抽调干部组成16个工作组,“一对一”分包县区,及时回访核查助企成效,企业反映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不断提高。
市、县(区)两级1252名机关干部包联1632家重点企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创新平台等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重视产业、重视企业、重视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去年夏天,助企服务员在天久科技有限公司, 了解生产情况和存在困难。 苟华云摄
全市实行市县联动,建立了“两库一台账”(助企干部库、重点企业库、问题台账),落实企业问题“点办理、批处理”机制,实现企业问题“现场解决—分级协调—专班交办—督查反馈”全流程办理,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政府替我们解决了300多人的招工难题,企业提前进入生产状态,新的一年我对发展更有信心了。”1月27日,在汝阳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六建重工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焦红钦介绍,去年六建重工投资8.5亿元,建成一期年产12万吨钢桥梁生产线,苦于用工短缺。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立即协调人社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企业在建成当年,形成产值2.7亿元,税收1270万元,利润1850万元,实现开门红。
统计显示,针对用工、融资等难点痛点,洛阳市专题开展“四项对接”288场,为企业融资96.5亿元,签订用工合同1.2万个、惠及中小微企业5530家。
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用工及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要素保障问题?解决!
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遇到的断点、堵点、难点问题?协调!
在推动“放管服效”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优化!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洛阳市强化要素保障,对产品竞争力强、运行效益好的149家企业开展精准帮扶,组建专班、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快速形成新的优势产能。
洛阳大资塑业有限公司作为省扶贫龙头企业,建有扶贫车间17个,加工点110个,主要生产集装袋等产品。新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在走访中,得知企业发展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后,积极协调相关银行机构。中原银行洛阳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科技贷相关政策,仅用不到两周时间就将400万元贷款发放至企业。2021年连续两次融资1200万元,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200万元。
洛新产业集聚区“万人助万企”有效推进扩产后 的企业生产线开足马力 黄明 摄
“流动资金上问题解决后,我们立即着手更新老旧设备,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去年提升产能30%以上,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80%。”公司董事长郭松涛说。
洛阳市出台工业“标准地”出让细则等23项见实效、管长远的政策措施,精准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难题。去年洛阳市共收集企业问题3416个,办结3384个,办结率99.1%,重点解决要素保障类问题1487个、环境优化类问题799个、资金需求类问题265个。
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洛阳市营商环境连续3年居全省第二位,其中5个指标位列全省头部。
洛阳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放权赋能等重点领域深层次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发展的质量和成效。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万人助万企”活动,洛阳市政府出台专门方案,在政府系统全面开展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优效能、优服务、优创新“三转三优”行动,精准提出6个方面重点任务、27项具体举措。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推行完善12345便民热线、推进“水电气暖”一窗受理、建立“有事请找我”服务专区、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改进办税缴费方式、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7项举措。
洛阳美锐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在做设备发货前调试 李新周 摄
推动全市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多证集成、一照通行”全面推广。持续推进便民改革,全市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实现全覆盖,累计为企业免费刻制印章2.9万套,全面实现企业开办“零收费”。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强则经济强。
日前召开的洛阳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加大“万人助万企”力度,既抓好惠企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尽心竭力为企业减负纾困,更要引导支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深化改革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去年6月,“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迅速在中原大地全面铺开,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深入企业把脉问诊、问需于企、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潜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助企惠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洛铜作为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曾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长期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虽然地方政府和上级组织先后采取各种措施,但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
涧西区长春路街道助企联络员 走访中铝洛阳铜加工 吉小平 摄
“万人助万企”活动为中铝洛阳铜加工发展带来生机,具体来说我蕞深切的感受是,政府用真心用真情提升服务,畅通沟通渠道。在走访中,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政府助企人员积极协调、主动对接,合力帮助我们解决好运输通道、电力供应、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困难。努力当好政策的“宣传员”、企业与政府的“联络员”、企业困难的“化解员”、企业发展的“办事员”,切实为我们办好事、办实事,让我们充分了解省市各级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使企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越来越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万人助万企”活动是中铝洛阳铜加工发展的活力之源,作为活动的受益者,在中铝集团党组、中国铜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铝洛阳铜加工从2021年开始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企业指标不断登上新台阶,公司有色加工材产量实现11.5万吨,创造了洛铜建厂以来年产量历史新高,营业收入成功晋升洛阳企业“百亿俱乐部”。
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好,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同时,深刻领会中铝集团、中国铜业2022年工作会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开拓创新,走好“万人助万企”活动的“下一程”,奋力在国企改革中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为谱写洛铜新篇章、重塑洛铜辉煌而努力奋斗!(作者系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曹旗文)
“服务企业真是实打实、心贴心呐,有了他们助阵我们何愁发展不好。”近日,在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国宏先进制造产业园的佛光装备制造(洛阳)有限公司车间门口,刚见到笔者,公司总经理鲁文弟就讲述了前一段时间公司招工难题的解决。
成立于2020年的佛光装备制造(洛阳)有限公司,以研究生产特种车辆、特种电源、防护方舱等系列产品为主导产业。前段时间,公司因发展需要,缺电焊工和装配工各30名,一边是产能扩大、新品等待交付急需用人,另一边是临近年底招工进入冷淡期,鲁文弟急得如坐针毡。
第二天刚上班,国宏园区负责人和企业首席服务官来企业走访,鲁文弟立即向助企员反映了招工遇到的难题,“他们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记下工种、人数和岗位条件等需求信息。”鲁文弟回忆说,“我本以为没了音儿,没想到不到半小时,这些信息就被挂到了‘洛阳人社人力’的官微上,很快就有应聘电话打来,人员缺口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据了解,自入驻国宏园区以来,园区负责人和企业首席服务官还先后帮助佛光装备解决公司注册、厂房租赁、场地改造、常驻人员保障等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的良好发展带动周边配套加工和服务,为当地税收和就业作出贡献。(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分社官方账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