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印发实施
今天是 2023年4月10日 星期一
我国移动网络IPv6流量首次突破50% 迎来IPv6主导互联网时代
工信部:三方面发力 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我国新能源汽车带动多产业快速发展 智能网联等领域迎来新赛道
1—2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102GWh 同比增长24%
2023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举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阶段性…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的通知
一图读懂丨河南出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办法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
《河南省气象信息服务条例》解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阶段性…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的通知
一图读懂丨河南出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办法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
《河南省气象信息服务条例》解读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窗口
投诉电信公司,办理装宽带业务两个月都不给安装
中铁七局集团头部工程有限公司恶意拖欠货款
新安县百茂林业有限公司拖欠账款
关于查阅《洛阳市2022年产业联盟(协会)建设工作…
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全球超50%,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持续…
重磅!盘点五家证券机构,对机器人行业的调研判断
关于转发省工信厅征集2023年度机器人 创新产品和典型应用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消费电子行业触底回暖,工业机器人机会来了
阳光储能如何保持 “全球七连冠”
碳酸锂跌破30万 对储能下游影响几何
第五届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3年度大会在津召开
2023年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洛阳市“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印发实施
发布日期:2021年1月18日
信息作者:洛阳市工信委发展规划科 科长
1月12日,洛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洛阳市“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持续巩固提升六大产业园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发展新定位,新扩容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建材、高端医疗装备3个专业园区,接续谋划高端石化、生物医药等专业园区,构建“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万亿级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方案》指出,要把“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按照高端制造、龙头带动、专业集聚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布局,补短板锻长板,强化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集群式发展,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营造场域载体“强磁场”,打造高端要素“聚集地”,为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方案》提出,2021年,“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1220亿元。到2023年,“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专业服务水平更高、产业结构层次更高、对外开放程度更高,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2060亿元。到2025年,“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全国一流的专业化园区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3200亿元。
《方案》就加快“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提出具体推进措施如下。
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工作,建立市直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和市县二级联动机制,市工信局要发挥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大对园区建设的协调推进力度,多点发力、形成合力。各市直部门、各县(市、区)要落实好产业和环保政策,确保园区建设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校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智库作用,组织专家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园区把脉问诊,提供决策建议,共同推动专业园区建设提速升级。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是“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突出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建立一个组织、编制一个规划、出台一套政策、引进一批项目、实施一批工程”“五个一”要求,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园区建设投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园区管理责任,努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树牢产业布局优先、发展优先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布局,市级层面加强对新型产业专业园区整体规划布局,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实现集聚集约发展,推动我市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确定各专业园区产业定位、配套设施和产城融合标准,引导园区科学有效发展。各县(市、区)要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新的机遇,在持续推动“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的同时,接续谋划新的特色专业园区。各县(市、区)要指导园区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园区总体规划,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强化园区产业链协作,通过延链补链固链,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积极落实国家、省各类扶持政策,出台促进专业园区建设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力争园区更多项目进入“十四五”项目建设的大盘子。处理好各项政策立、改、废、释的关系,围绕园区发展实际,及时制定专业园区建设专项支持政策、修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园区政策、废除过时的园区政策,同时做好园区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增强政策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专业园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对园区内企业项目申报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省先进制造业资金、市技术改造资金等政策资金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支持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向园区布局。
围绕新型产业专业园区重点产业方向,加大地企合作和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强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精准对接重点招商项目,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能够起到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