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打造科创新高地
同年,在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趋势下,特富特公司接过了老城区政府抛来的“绣球”,将研发生产基地从深圳搬迁到洛阳古都科创园。通过园区协调服务、产业引导、政策支持和股权投资,特富特公司在老旧厂房里创造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洛阳速度”。
“2018年实现产值5200余万元,2019年计划实施对上游合金软磁材料的垂直整合,实现综合产值1.2亿元。”特富特公司总经理周永亮介绍,该公司引进都有为院士团队成立的磁性器件与材料研究院计划于11月投入运营,将打造电磁领域的世界级技术创新高地。
同样把团队从深圳迁到园区的,还有洛阳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硕电子在电子雷管芯片模组行业名列全国前三,他们在雷管中加装数码模组,一物一码、全程追溯,相当于给雷管贴上了“身份证”。在实施爆破作业时,起爆器通过数码模组实时上传大数据平台,公安部门确认并发来指令密码后,才能起爆,有效加强了爆炸品管理。
“选择来洛阳,一方面由于洛阳有立足中原、辐射西北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古都科创园给我们进行了股权投资,还提供现成的厂房,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公司总经理郭书强说,园区的“一条龙”服务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古都科创园相关负责人邹向前介绍,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逐步将传统工业外移,园区采取完善配套、引入投资的方法,破解企业在进驻和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经营环境。通过构建优良的服务体系,让进驻园区的企业不只是“引进来”,还得“发展快”,未来还要更好地“走出去”。
“腾笼换鸟”为科技创新项目腾出发展空间,还让闲置资源重新焕发生机。曾经的老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科创型企业争相抢占的“成长乐园”。目前,古都科创园已集聚中小微企业100余家,包括国家级科技型企业12家。该园还拥有研发中心2个、工程技术中心4个、院士工作站1个、“河洛英才”团队1个。
老城区副区长孙建新说,老城区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盘活老旧厂房等资源,努力破解土地规划、环保等发展瓶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创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探索出一条投入少、见效快、质量好的发展新路,较好实现了企业“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有效转换、效益持续提升的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 李冰 实习生 白孟凡 通讯员 乔永峰 石智卫 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