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花”老厂房将变身洛阳“798”
“明花”老厂房将变身洛阳“798”
熟悉北京的人,大概都听说过“798”艺术区。在那里,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闲置厂房的改造,它成为颇具国际化色彩的艺术聚落。
如今在洛阳,一处类似的文化创意园区即将出现——洛龙区关林镇原洛阳明花洗涤剂股份有限公司的老厂房,在4个怀揣梦想的本土海归的精心打造下,正华丽变身为八里唐艺术文化公园。
老仓库、老厂房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载体,老砖头的边角料被砌成艺术墙,老厂房的钢铁框架变身T形台装饰柱,老机器成为承载时代记忆的符号,就连厂区内被草掩盖的铁轨上也将重新跑起蒸汽火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郑西高铁与焦枝铁路交会处附近的原洛阳明花洗涤剂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区,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改造着厂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明花牌洗涤用品曾辉煌一时。如今光芒褪去后的老厂房,只留下时间的痕迹和颓废的外表。
“老厂房的框架结构基本不变,只是把部分墙体打掉,变成酒吧的窗户和门。电线杆也不会除去,都会做成艺术品。”八里唐艺术文化公园董事长张波介绍。
张波,土生土长的80后,曾在日本留学。2010年回国后,他和留学新西兰后回国的张振堂、李东,留学俄罗斯后回国的葛楠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把文化创意和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建个艺术文化公园。
建设中的八里唐艺术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占地150亩,是我省首个集文化艺术、旅游、创意创业、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园区。
根据规划,一期工程在建筑空间设计上,不进行过多的开发建设,仅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未来将呈现出“一心三轴五园”。
“一心”为河洛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三轴”包括运动休闲轴、文化创意轴、旅游集散轴,“五园”分别为艺术园、餐饮酒吧园、创意工作园、运动休闲园、创业孵化园。
“该项目去年9月正式动工,目前老厂房改造已基本完工,计划今年5月开园。”张波介绍,项目建成后,可容纳文化创意等中小型企业近300家入驻,日均可接待游客5000人。
“高大的厂房、冰冷的机器、废弃的原材料,一批曾承载了洛阳工业化发展的老厂房如今逐渐‘退休’。如何运用文化创意,让老厂房重新焕发生机,八里唐艺术文化公园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认为。
刘玉来说,洛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艺术百花齐放,如何把本土文化植入老厂房,壮大洛阳文化产业,是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需重视的问题。八里唐文化艺术公园根植于洛阳本土文化,着力打造工业文明与当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园区,让游客既能感受到浓郁的时尚文化,又能轻松进行休闲体验,这对洛阳老厂房再利用将起到示范作用。本报记者 常书香 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