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振翅腾飞br伊滨大地起新城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伊滨大地起新城 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总投资100亿元的洛阳华耀城项目开工建设,奥林匹克中心、科技馆、伊滨区人民医院即将破土动工,洛阳市委党校即将迁入,二广高速伊滨站4月正式启用……在伊滨区的大地上,新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新一波大投资热潮正浓、新一轮大基建高潮迭起。自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跨过伊河建设伊滨区以来,十余年,不断的完善规划、不断的基础建设、不断的优化产业,新时代,伊滨区即将展开腾飞的翅膀,翱翔在中原城市群的天空,成为洛阳未来蕞闪耀的城区新星。
未来洛阳更多娇,请君只看伊滨城!
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伊滨区)位于洛阳市东南,由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伊滨区套合而成,是2030年前洛阳城市发展方向 ,总面积280平方公里,现辖5镇,总人口31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进出口总额达35100万元。
全区分为一城、两带两遗址两片区。“一城”即57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两带”即伊河生态带和万安山生态带,“两遗址”即汉魏古城遗址和东汉帝陵南兆域,“两片区”即佃庄西部和庞村北部伊河两岸两片区。
“创新创业新高地、伊洛山水宜居城、城乡统筹示范区”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现代复合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城乡规划全面破局。全年编制各项规划12件,伊滨新城分区规划及中轴带城市设计全面完成,城市控规编制基本完成,展开对一主两副水系轴线研究。
中心城区建设提速。突出轴线带动,基本完成科技馆、大剧院、会展中心等重大场馆方案征集,初步确定市民中心选址。中科信息产业园、创智广场、创新大厦等平台项目进展顺利;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奠基开工,洛阳骨伤学院、市职教中心选址确定,警察学院正在选址,林业职业技术学校正在跟进。
市政道路加快实施。二广高速伊滨站开始启用,中心城区共实施市政道桥项目24个,建成主次干道21条,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新建幼儿园4所、中小学7所,其中4所学校竣工投用;市头部中医院伊滨医院开工建设,伊滨综合医院已确定建设主体;新建城市书房5个、小游园5个、公厕15座。 陈晓辉 任洁琼 文/图
按照“以产兴城、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产城并进”的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努力构建“一区两园一基地两板块”。即:双高引领示范区,食品产业园、通航产业园,钢制家具基地,现代农业板块和生态旅游板块。
实施3153产业工程,即发展三大产业集群,打造一流科技新城,构建服务业五大体系,抓好园区建设三件大事。
围绕“双高引领”产业定位,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3153”产业体系。
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洛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规划》编制高标准完成,加快推进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发展;烟厂异地技改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具备年产3000万片手机盖板的生产能力;中航光电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开工。
一流科技新城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伊滨辐射区正式获批,获得省级专项支持资金562万元,3个项目纳入2018年洛阳自创区重点项目。智能农机创新中心成功申报全省首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正在申报国家级创新中心。产业创新取得新成果,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5029万元,同比增长499%,专利申请量577件、授权量275件,“小微两创”成效明显,获得市级专项奖励资金200万元,全区小微企业营业收入达300亿元,新增就业人数4500人。
商贸物流综合体、楼宇经济、电子商务、文化金融、生态旅游五大高端服务业态开始集聚。商会大厦进驻各类企业270家,水投总部、省安总部、中兴通信4号楼建成投用,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文探进场,腾飞总部方案通过审批,地质二队研发中心正在编制方案。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30%;各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97万人次,同比增长35%,旅游总收入6.02亿元。
钢制家具、通用航空、食品工业三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一基地两园区”建设为重点,强力推动钢制家具产业整治提升,庞村镇成功举办中国(洛阳)首届钢制家具博览会,交易额达1.3亿元;寇店镇万安山通航机场前期手续基本办理完毕,创新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与小熊飞机、北航无人机等11个产业项目达成进驻意向;佃庄食品工业园规模扩大,天佑春都8000平方米低温肉制品标准化厂房即将建成,名珍食品、农庄食品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2019年:围绕开放招商 强化产业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
伊滨区坚持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中心城区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伊洛山水宜居城、城乡统筹示范区。
1.智能装备及机器人 依托中信重工高端装备产业园(特种机器人)、兰迪真空玻璃装备、轴研科技传动装置、613光电巡检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项目,开展上中下游产业链招商,重点引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整机、关键零部件等制造企业,承接洛阳市内提质扩能的企业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打造洛阳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新样板。
2.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光电元器件制造) 依托613中航光电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所等项目,重点引进触摸屏模组、LCD 显示模组等相关企业,并引入专用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光电核心组件等研发制造企业。
3.新材料项目 依托中建材凯盛科技新型显示材料基地项目,引进触摸屏模组、LCD 显示模组等相关企业。依托兰迪真空玻璃等项目,重点发展玻璃基片和夹层材料等。集中力量围绕新材料产业求突破,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4.无人机项目 依托通航机场,重点引入无人机和通用航空器的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新兴运营服务等项目,尤其是市场前景巨大的农林植保、电力巡线、警用安防、物流快递等专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项目和与整机配套的无人机发动机、电池电机、遥控器接收器等生产制造项目。
5.人工智能终端项目 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重点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终端产品研制及配套产品生产、行业应用服务等项目,引入一批提供物联网链接、数据分析等服务的初创期、高成长的系统解决方案企业。
6.科技园区项目 加快实施科技产业振兴、科技人才引入、科技平台建设、科技环境营造、科技应用示范、科技教育推广等“六大工程”,引进国内知名科技园区开发机构和运营机构,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流科技新城。
7.信息服务业和电子商务项目 依托跨境电商国际运营中心、庞村淘宝镇等引领效应,大力培育电商平台,引进电商项目。依托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众智人才产业园区、创智广场、洛阳中科信息产业园,重点引进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项目。
8.商贸物流、金融类项目 重点引进商业综合体、零售百货、大型商贸批发等项目,集聚中心城区人气;引进智能物流类项目,为产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总部经济企业,完善城市高端服务业功能。
9.总部经济项目 围绕中心城区商会大厦、隆安大厦等空置楼宇,积极引进总部企业,加快楼宇经济良性发展。
10.生态旅游产业 围绕“一山两河一城区”自然资源禀赋,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为依托,统筹做好城的文章、山的文章、水的文章,打造伊滨旅游新名片;利用中心城区闲置楼宇或规划地块引进旅游星级酒店、文化创意项目。
11.医疗养老产业 引进国内外知名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养老机构,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配套。
12.现代农业项目 依托现有沟域经济、农业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引进现代特色高效农业项目,不断提高全区农业综合效益。
13.招才引智 发挥企业集聚人才的主体作用,帮助引进高端装备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壮大伊滨经开人才队伍。
洛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洛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总规划面积31.23平方公里,包括两个专业园区:一是洛阳高端装备产业园,整体规划位于高铁以南、玄奘路以北,玉泉街以西、宜宾路以东区域,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二是万安山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整体规划位于沙河以东、东沙沟以西,通航机场以北、南兆域建设保护范围南100米以南,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计划到2020年,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无人机、光电元器件、人工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产生3到5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园区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在重点发展领域各培育形成5到8个省级乃至国家级品牌。
中欧科创国际合作产业园 在城市规划区内规划承接外资和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中欧科创国际合作产业园,一期规划1880亩,二期规划3000亩。产业园以欧洲产业龙头为引领,辐射美洲、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在工业、科技、经贸、产业转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注重引进欧洲元素、资本、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国际合作特色,把中欧科创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成为工业、三产、生态和谐发展的综合性园区,打造开放程度高、产业结构层次高、研发创新功能强、综合服务效率高的国际化园区。目前启动区创智广场已具备办公条件,洛阳乐农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已进驻。
1.以京津冀区域(环渤海)为重点,兼顾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等)。招商方向:以总部经济、通用航空、文化旅游、金融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兼顾“3153”产业工程其他产业。
2.以珠三角区域(广州、深圳、珠海等)为重点,兼顾成渝地区(重庆、成都)。招商方向:以文化旅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园区、钢制家具为重点,兼顾“3153”产业工程其他产业。
城市规划区内瞄准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城市规划区外按照“一基地两园区”统筹布局,加快项目谋划和引进。
充分利用安置小区底层商业,引进方便群众生活的服务业项目;利用区内已有工业项目,以商招商,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
1.围绕钢制家具特色产业,引进外来资金和先进设备,对钢制家具生产线更新换代,向智能制造转变。发挥河南省首家“淘宝镇”品牌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对原有小、散企业进行整合,实现钢制家具转型升级。
2.以谋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区为重点,对工业园区现有项目腾笼换鸟,加快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食品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