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联动开启1+1>2发展新局面
以前“各自开花”,如今将实现“1+12”倍增效应。一盘棋谋划、一家人融合、一股劲推动,必将开启“两区”联动发展新局面。
11月18日,洛阳伊滨科技城与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本着“双向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伊滨科技城与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闯出一条协作共赢的新路子。
共建合作。利用各自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双方空间承载能力,借助双方资源优势,引入一批适合双方发展的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支持双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加工装配、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协作,共建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成果转化等服务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逐步成为面向全国的产城高度融合协同功能区。
投资促进。在招商引资、企业跨境国际贸易服务等方面交流经验做法,增强投资促进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引资服务水平。双方开展联合招商,共建引资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举办项目推介洽谈和对接活动。
人才交流。建立干部定期学习交流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借鉴先进园区经验、体制机制和理念,加强人力资源对接合作,帮助引进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
信息互通。双方加强在开发建设、项目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沟通,共享政策、投融资、企业产品、研发、国内外市场、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信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届洛阳市委、市政府对伊滨寄予厚望,并将伊滨定位为科技产业新城。市委书记江凌亲自为伊滨定位定向,指出“伊滨区是洛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蕞重要的发展平台”,并把“初步建成伊滨科技城”作为洛阳“十四五”发展的十件大事之首来抓。
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10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三十年的砥砺奋进,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先导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伊滨区党工委书记张玉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樊灿涛,区党工委委员、科技城常务副主任张宛澍,区领导马亚利;洛龙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韩建军,洛龙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孙毅辉,洛龙区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韬,以及区领导汪成海、孙亚平、刘洋、马竞等参加签约仪式。
原标题:《“两区”联动,开启1+1>2发展新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