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绿色发展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三夏在即,农忙将启。5月16日,河南省洛阳市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暨旱地小麦高产高效千亩示范现场观摩会召开。皆在总结成果,交流经验,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历年来,洛阳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22年小麦面积357.32万亩,平均单产350.81公斤,创造了新的单产蕞高纪录,粮食总产量达到52.22亿斤,连续3年突破50亿斤;化肥总量连续保持零增长,年均下降1.6%,耕地质量逐年提升,综合等级累计提高0.79个等级,在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作物上开展田间肥效试验932个,累计建成新技术示范面积95万亩次,集中展示测土配方施肥、免耕沟播、种肥同播、小麦绿色优质高效等技术,使用配方肥面积占到59.8%,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观摩会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立足三农,持续做好麦田管理、测土配方施肥、良种推广等基础性工作。
观摩现场,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阮祥鸣表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头等大事,洛阳小麦生产和土肥水工作一定要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标准推进。小麦生产要抓住主要生产环节,落实关键技术,搞好技术服务,确保颗粒归仓;土肥水工作要在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进“三新”集成配套,创新服务机制,开展效果监测评价,加强技术宣传培训指导等方面下足功夫。
会上,新安县和承担项目实施经营主体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观摩了伊滨区李村镇石罢新村、李村镇偏桥村、诸葛镇二教塔村,以及伊川县葛寨镇黄兑村。来自全市各县区农技人员及各县区种植大户、合作社及肥料经销商等100余名代表参加。
作者:韩太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总书记两会问三农①|毛南族的“后搬迁时代”
总书记两会问三农②|小庙子村的“第七张”照片
总书记两会问三农③|奶牛育种的“中国芯”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