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招商、招大商洛阳正发力
市委书记毛万春反复强调,洛阳要在大招商方面有更大成效。在招商引资内容上要突出一个“选”字,在招商引资效果上要突出一个“实”字,对引进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都要跟踪问效,都要一包到底,确保前期项目能签约,签约项目能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
虽然,去年一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逆势上扬,取得历史性突破,还被省政府授予先进称号,但是,与全省大招商的浓厚氛围相比,与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差距,不止一点点。
同时,我市在谋划和储备的招商引资项目中,产业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不多,能够对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龙头型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以西安为例,去年,西安成功引进了总投资300亿美元的韩国三星电子闪存芯片项目,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蕞大的外资项目。
岂止是西安。郑州引进富士康创造“郑州传奇”。2012年,该项目完成出口15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3%。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些单位和部门怕吃眼前亏,在招商工作中,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致使许多机遇失之交臂。
2012年12月中旬,第三届中国电子高峰论坛在洛举行,伊川县县长侯占国也参加了。他敏锐地发现,深圳精美精科技有限公司有转移产业意向,符合伊川承接需求。
一个愿意转,一个愿意接,合作机会来了。侯占国头部时间递上名片、沟通情况,并拿出程门立雪的虔诚,作进一步交流。次日,该公司负责人刚离开洛阳,侯占国就率县产业集聚区、招商部门负责同志,携项目用地示意图和标准化厂房规划图赶赴深圳洽谈、对接。
很快,双方顺利签订投资10亿元的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及河南总部基地项目协议。
该项目实施后,将填补我市乃至全省电脑整机生产的空白,对于伊川县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故事讲完了,道理出来了“商”机是抓来的,不是等来的。
有专家预测,本轮产业转移周期只有不到10年时间,其中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多将在今后3年至5年内完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步不主动,步步都被动。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看招商,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行动:紧盯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一对一”叩门招商、“点对点”项目对接;市县联动、部门联手组建专业、专心、专职招商团队,开展专业、专项、专题招商。
产业招商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原因在于,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正由企业之间的竞争,向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演变。产业配套集聚优势正在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境内外资金投向的主导力量。
原因还在于,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短的链条要延伸,缺的链条要补上,脆弱的链条要加强。这一切,都离不开招商引资的强大推动力。目前,我市围绕结构如何调整、短板如何补齐,由相关市领导牵头、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参加,组成招商攻坚小组,针对4个产业的延链、补链和2个产业的培育壮大,强力开展招商攻坚行动。
譬如,铝产业,以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轴承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围绕“轴承保持器、滚动体制造-轴承锻件-轴承热处理-精密轴承-轴承单元”等链条招商;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产业向下游轻型电动车、电动汽车动力延伸;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围绕呼叫中心、云计算和互联网数据等12大专业园区招商。
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提出,要改变过去“大呼隆”的招商模式,积极探索“全链条、全要素、全服务、无障碍”的立体招商模式,务求实效。何以全服务?何以无障碍?何以求实效?
我们需要的是,签约率与落地率并重。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对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不仅要看签订的合同金额,还要看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并坚持谁签约、谁跟踪、谁负责。
我们需要的是,承诺与服务不能两张皮。市领导强调,今后我们在招商引资时,凡是超越职权范围的事情,不得轻易向客商承诺;只要有承诺的,必须全部落实到位,要真正形成引进一个、稳定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我们需要的是,步调一致合力攻坚。一言以蔽之,举市开放招商,全市发力、处处给力。
动起来,让牡丹文化节变为河洛大地“招商节”!(本报记者 孙自豪 孙小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