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怎成违法项目的挡箭牌?
一个号称“国际物流港”的项目变身为房地产开发工程,一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生机的招商引资却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普遍质疑,河南汝州“中国创星国际物流港”(下称:物流港),这个当初政府以10万一亩的价格批给孟武和他的澳门合伙人的154亩仓储用地上,如今林立的是一幢幢商住楼:一楼是商铺,2至5楼则是对外公开销售的商品房。有人估算说,国际物流港项目经过如此开发,大概能赚到4至5亿元人民币。
2011年12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汝州市东环路与南环路交会处的“物流港”建筑工地现场,远远望去,塔吊高悬,人头攒动,一派紧张的施工场面。长长的围墙上,一张张领导的大幅照片依次排列开来,在冬季的寒风里依然彰显着奠基仪式的隆重与热烈。细数发现,这里有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大丰银行董事长、青海省政协常委何厚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常委、澳门特区中国和平促进会会长、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广东省政协常委、德昌洋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莱德,何厚镗的助理冯伟雄;河南当地政府领导有******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孟令锋,******河南省委统战部经联处副处长周小川,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祥利、副秘书长杨英锋,平顶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张富强,汝州市委书记李全胜及其他四大班子领导。透过这座领导人有序排列的围墙,但见一幢幢商住楼拔地而起,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根据《广告法》第七条第二项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从事广告宣传。
在这里,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的各级领导形象公然成为了“物流港”的宣传广告。寒风凛冽中,似乎在为里面紧张的施工保驾护航。
据记者了解,“物流港”项目是汝州市市委书记李全胜、市长万英于2009年2月15日至21日参加由河南省政府举办的中原文化港澳行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时洽谈成功的项目。
记者打开中国汝州政务网,在政务公开的“实施项目”一栏里,发布于2009年5月8日的两篇文章记载了这个“物流港”项目:一篇是《大项目领跑汝州经济大发展》,文中有“伴着三月的春风,投资3亿澳元的创世仓储物流中心在我市悄然落户。这是澳门和汝州合资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商贸中心,也是我市38个投资超亿元项目之一”这样一段文字;另一篇是《豫澳仓储物流中心总投资预计3.2亿元》,文中指出:“豫澳仓储物流中心项目由澳门创世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德昌洋行有限公司、河南步步高鞋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预计3.2亿元。建成后,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以及解决就业问题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
这个号称物流港的项目,如今却变身成为记者眼前的一栋栋商品住宅楼,全然没有“中国汝州创星国际物流港”项目中所描述的四大功能区、四大专业园以及大型的国际标准库的影子。
在“物流港”项目部,记者以买房者的身份进行了咨询。围绕着沙盘模型,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建的这22栋商住楼,一层是4.5米高的大型商铺,二层以上的这5层全是50年产权的商住用房。从二层开始建成空中花园加高地面,这样把营业和居住上下分开。下边是红红火火的商贸,而上面是安安静静的生活。
记者问起“物流港”能否建筑商业用房时,销售人员介绍说:大型物流港是做生意的地方,做生意就需要住房,正在建的这22栋商住公寓就是为生意人提供一个住宿的地方,属于物流港的配套,现在销售的就是底层的商业用房和上面的商住用房。
采访结束回京的路上,记者和“物流港”的澳方代表、本项目的运营总监高总在郑州见了面。高总明确表示,一个项目建设完完全全按照规划来建并且一点儿不变是不可能的。高总强调说,我们和政府签的合同,建设项目包括办公、商业、娱乐、餐饮、商店等等。政府要求我们整改我们就整改,现在政府没有要求我们,我们就不能停止建设的步伐。
记者问到“创星国际物流港”项目性质问题,高总明确地说是“仓储物流基地”。
既然是“仓储物流基地”,那么,在这块土地上正在建设的22栋商住房又该做何解释呢?
让当地百姓气愤的是,这个所谓“物流港”项目,当初因为一方面有显赫的外资身份,另外还画出了“项目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年交易额200亿元人民币,创造直接就业岗位2000个,带动安置社会各类就业人员两万个,将成为豫西南规模蕞大、规划蕞先进的大型公铁联运物流港口,成为汝州与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南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联系枢纽,将为汝州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美好蓝图,骗得了中央财政2009年度支持资金。可到如今,拔地而起的是纯粹的商住楼,而其原本核心的物流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如《豫澳仓储物流中心总投资预计3.2亿元》文章里所说,河南步步高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武对这个“物流港”的定位是“集仓储物流、会展、加工、商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商会中心”。
从落户时的“创世仓储物流中心”到投资时的“豫澳仓储物流中心”再到现在正大建商住楼的“创星国际物流港”,这个由澳中三方投资的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由仓储用地到工业用地再到商业用地乃至居住用地的四级跳。
据当地群众反映,因河南步步高鞋业公司董事长孟武当初拉了澳门商人来,给整个项目包装出一个外资身份,汝州政府批地一路绿灯,若按现在的房产开发用途计算,市场地价至少在150万元以上,单就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一项,该项目就可非法谋利2.1亿元人民币。而现在以小产权房的形式出售的这些房屋,要么寄希望于生米做成熟饭后,政府这个“老丈人”只能给产权证扶正身份,要不就会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留下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据记者了解,仓储用地是指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方的储备、中转、外贸、供应等各种仓库、油库、材料堆场及其附属设备等用地。工业用地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大背景下,加强和规范物流用地管理,以节约集约用地支持保障和服务于物流业发展,成为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然而,已经开始销售的“物流港”的一栋栋商住楼却明白地告诉人们:这是一块商业用地,或者说是一块住宅用地。
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汝州市国土局。当记者问起“物流港”的审批项目时,办公室主任张宏成(音)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现在批地都不带项目。”
记者提出要看一看“物流港”的相关审批手续,张主任解释说,负责用地审批的王永亮局长出去了,一时联系不上。
记者随后来到汝州市建设局牛应军局长的办公室,牛局长明确告诉记者说:“物流港”的用地性质是工业用地,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在汝州地税局管理一股股长张晓刚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物流港”的缴费记录,用地性质一栏里分明写着:仓储用地。
早在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蕞低价标准。同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蕞低价标准”的通知》中规定:今后出让工业用地时不再采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
不知是“中国汝州创星国际物流港”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招、拍、挂的手续,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不明不白之间就大开了土地审批的绿灯?记者就此问题求证汝州市国土局办公室张主任时,张主任始终没有给记者一个明确的答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大多数群众认为,政府和财政大力扶持的所谓国际物流港项目,除了房地产和建筑业之外,既不能增加就业岗位,又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唯一的“好处”,就是肥了孟武和澳门商人的腰包!如此引进外资有何作用?只能是牺牲国家的财政税收和人民的利益,把巨额财富转移到奸商名下,再造一个亿万富豪而已!公众甚至有理由怀疑,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否则,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没理由只提供低价土地等优惠条件,而不负责严格监督该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土地使用性质。
在汝州市政府办公楼里,记者了解到,针对此“物流港”项目,汝州市政府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联合调查组组长就是汝州市政府杨秘书长。
“如果不是媒体登载和群众反映,我们也不会成立联合调查组。”和媒体打交道多年的杨秘书长开门见山地说。
“但是,我们并没有接到有物流港出售商品房的举报。”杨秘书长话锋一转,“你们可以去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反馈给我。”
记者把刚刚调查到的售楼情况向杨秘书长作了说明。杨秘书长未置可否,表示要依照相关程序,由政府新闻发言人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提出要了解当前政府调查的进度情况,并列出了所要采访的几个问题:“物流港”的用地审批、建设规划以及销售许可等手续是否完备?市政府对这个招商引资项目有什么承诺?批的是仓储用地,为什么盖的是商品房?工业用地价格和商业用地价格的差别在汝州有多大?现已存在销售事实,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介入和制止?“物流港”使用汝州市四大班子领导高调出席奠基仪式的大幅图片,是否可以视为是对其的一种特殊保护?
直到记者离开汝州再次联系杨秘书长的时候,杨秘书长的答复依然是正在调查中。
下级调查上级能查出什么结果?不知作为调查组组长的杨秘书长是否能给媒体和百姓一个满意的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