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曲江到洛阳塑文旅商业传奇世界级文旅旗舰肇启洛阳
30年看深圳,300年看上海,800年看北京,1000年看开封,3000年看西安,5000年看洛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现代社会正逐步向信息社会转变,时空相对距离大大的缩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需求上看日趋大众化、生活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走到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旅游业已经从大众观光的“门票旅游时代”向深度休闲度假的“泛旅游时代”转变,这将引发中国旅游格局的重新洗牌。
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美誉,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赋予洛阳这片土地众多的性及排他性,城市旅游文化可发展空间巨大,国际化旅游城市名片具备可塑性条件。
数据显示:2001至2012年间洛阳市国内游客量、国外及港澳游客接待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国内游客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外港澳游客量增长速度,2012年国内游客接待量约为2001年数据的6.3倍,11年间国内游客量平均以每年57.3%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后外国及港澳游客量增长迅速,平均每年接待外国及港澳游客增加量约为7.625万人次。2005至2012年间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约20%左右。根据《洛阳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目标指示:“十二五”末,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9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
近年来,洛阳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有了很大突破。然而,伴随洛阳市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行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现。由于产品多,差异不足,模式旧,市场不足;建设猛,对应不足,导致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花钱机会少等一系列原因;洛阳旅游业呈现接待游客数量多,人均旅游消费不足的特点。其人均旅游消费量仅为发达地区的1/3,平均水平的1/2。以2012年为例:人均旅游消费仅500元左右。
洛阳市旅游产业整体呈现:旅游收入与旅游地位不相符,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旅游业的经济规模不如其他城市;旅游特色不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开发不够;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未能形成整合效应的特征。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挖掘和资源整合、历史遗迹保护开发等方面洛阳与西安相比具有明显差距。
西安在对历史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树立城市独有的文化名片,在古迹保护性的基础上,着力重建恢复已消失的文化遗迹,塑造了城市“千年古都”的高端形象。特别是西安曲江新区,近年来在文化产业示范区、西部文化资源整合中心、西安旅游生态度假区和绿色文化新城区域整体定位指引下;加快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并通过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曲江新区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区,现已形成“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1年,曲江新区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实际利用外资2.34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145.15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超3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入区文化企业突破1500家,从业人数达3万余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5亿元,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根据《曲江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曲江新区及其辐射区入区文化企业争取达到2000家,从业人数达到10万人,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级。
在“文化兴国”、“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设”国家宏观战略部署,及洛阳“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百强”、“中国影响力旅游集团”陕西旅游集团,以重大项目为带动的战略发展思路,及“集团中部战略”为指导,携曲江旅游示范区核心团队及陕西旅游集团专属策划团队问礼财富中原。通过在整合多方文化专家、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设计院、旅游区文化景观设计单位等文化旅游相关产业优势资源的基础,凭借多年丰富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旅游文化景区、产业园区的策划经验,对“华夏姓氏文化园”等大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体、“关圣文化产业园”等大型国际级景区、产业园区的倾力打造;将强势助推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再造,促进洛阳商贸升级与消费模式升级换代,为洛阳旅游经济带来崭新活力。
华夏姓氏文化园,旅游综合体价值解析
华夏姓氏文化园作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洛龙区重点建设项目、陕西旅游集团中部战略重点项目“隋唐古城大唐南市”启幕之作,在各界领导的亲切关怀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项目工程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再添文化旅游崭新镀金名片。
华夏姓氏文化园项目位于龙门大道北段洛阳桥南侧由洛阳西城置业有限公司依托陕西旅游集团开发,占地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南通龙门石窟及洛阳城际高铁站,北接洛阳老城区;项目周边交通便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城市规划地铁2号线路公交环绕项目周边;洛浦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丝绸之路公园、关林景区等城市文化旅游自然交相呼应。
项目以华夏姓氏文化博物馆及体验中心为项目主题旅游业态,囊括华夏之源姓氏博物馆、洛阳旅游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高端会所,仿唐歌舞剧院、唐三彩与国花瓷艺术中心等文化旅游业态,集中展示洛阳作为华夏根源的文化元素。通过全方位的姓氏文化演绎、姓氏旅游产品经营、姓氏文化活动举办、寻根问祖互动体验、及仿唐歌舞剧院的娱乐休闲功能,全面打造以华夏姓氏文化及河洛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商业体。从而带动其他文化业态的经营人气及商业氛围,形成“一点带动,多元共盛”的商业运营效应,形成超强辐射力,共襄河洛5000年文化与财富盛世。
纵观文旅商业,文化旅游综合体的核心投资价值以依托城市大型旅游景区或历史文化遗址而全面体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作为首批遗址公园之一,其文化影响力及旅游吸引力不言而喻。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在大明宫遗址公园未建设之初,其周边环境“脏乱差”、商业氛围明显欠缺,伴随大明宫遗址公园的逐步施工,大明宫周边物业价值快速增长,2008年至2010年大明宫遗址丹凤工程竣工短一年多大明宫周边住宅价格净翻一番。目前,大明宫周边商业更是炙手可热,仅转让费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华夏姓氏文化园作为大遗址核心板块大型主题文化旅游商业,伴随大遗址公园保护工程的建设开发,文化旅游商业体的集中呈现,在产业集群效益的综合带动下,其经营及投资价值更是无可限量。
据悉,华夏姓氏文化园项目将由洛阳西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陕西旅游集团15年大型景区、高档商务酒店、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开发运营经验及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优质资源,采用6大运营举措全程运营以确保项目的持久经营和稳健,快速引爆市场。
“在居民消费模式升级和城乡发展模式升级,以及地产开发模式自身升级的共同推动下,文化旅游综合体将成为旅游和地产领域里的一篇新蓝海。”在“限购”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关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指导下,文化旅游综合体投资已成为当前投资的重要趋势之一。
更多房产资讯,更多业内动态,敬请关注房天下(微信号:Fang-com1999)。
更多购房知识,更多宝典秘笈,敬请关注房天下购房指南(微信号:sfzhishi)。
楼市“金九银十”或缺席:多地房企降价出货,加快回笼资金
0$30年看深圳,300年看上海,800年看北京,1000年看开封,3000年看西安,5000年看洛阳!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美誉,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赋予洛阳这片土地众多的唯一性及排他性,城市旅游文化可发展空间巨大,国际化旅游城市名片具备可塑性条件。$
从曲江到洛阳塑文旅商业传奇 世界级文旅旗舰肇启洛阳
复华置地欲PK万达 抢占文旅地产高地
融创文旅免除旗下商业项目36天租金
商业巨擘拥抱文化古都 唐风文旅综合体大幕开启——-----房天下对话汉德九洲城营销总监王东尧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